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新发、存量遭艰难时刻,公募基金靠什么吸引投资者

时间:11-26 来源: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:105

新发、存量遭艰难时刻,公募基金靠什么吸引投资者

近两年来,随着市场缺乏赚钱效应、大量基金产品遭遇回撤,投资者借基入市的信心也大幅受挫。不仅新发市场持续遇冷,存量市场也如履薄冰,募集难、销售难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,但公募行业也并非“无路可走”。在与多位投资者和业内人士交流后,第一财经记者发现,已有部分基民转投被动指数类产品和表现相对稳健的固定收益产品。而意识到这点的基金公司也同样将重心转移。有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:“其实大多数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,对于收益的预期也没有那么高,稳健的收益体验在当前更有利于获得感的培养。”行业陷入艰难时刻Wind数据显示,按基金成立日计算(下同),截至11月22日,今年以来共有1071只新基金成立,全市场年内发行规模合计为8991.54亿份,较2020年全年3万亿份的发行规模缩水了七成以上;今年的平均发行份额为8.4亿份,也仅为2020年24.08亿份的三分之一。记者对比这两年的数据发现,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权益类基金产品(包括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)。例如,今年以来权益类产品的发行规模合计为2581.34亿份,而2020年全年的权益发行量为1.97万亿元,虽然离年底还剩一个多月,但前者不足后者的两成。此外,产品延长募集期的情况也频繁出现。截至11月22日,今年以来有169只基金产品(仅计算初始基金)延长募集期。其中固然不乏中小公司的产品,但也有不少头部公司的新发基金也在其中。一位头部公募市场部人士与记者交流时就表示:“权益类基金,尤其是主动型产品确实不好卖,过去我们可能还会拼一下‘爆款’,现在基本不考虑这个事,大多都是保成立就行。”在他看来,近几年基金跌得太多,很多投资者被深套,加上亏损的时间也比较长,基民持有体验感不佳,对基金的信任度也在下滑,购新意愿自然就更低了。同时,“生存之艰”也同样发生在存量市场,尤其是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(包括普通股票型、偏股混合型、灵活配置型、平衡混合型基金,不同份额合并计算,下同)的规模出现大幅缩水。Wind数据显示,剔除今年成立的新产品,截至今年三季度末,主动权益类的存量产品合计规模为4.17万亿元,较去年年底减少了7087.59亿元。其中,规模在百亿级别的产品有38只,而去年年底这一数字为54只;规模上限也从641.38亿元降至510.2亿元。在规模下滑的背后,是基金业绩的持续低迷、赚钱效应的持续下降。截至11月22日,在前述维度的4024只存量产品中,有551只年初至今斩获正回报,占比不到14%;年内累计收益率超过10%的有108只。不过,这些业绩居前的产品,也并非都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。其中有近七成基金产品的总规模低于10亿元,包括30只规模不足2亿元的产品。其中,先锋聚优A、创金合信文娱媒体A、渤海汇金新动能、东方互联网嘉等产品在5000万元的“清盘红线”之下。前述公募市场人士表示,规模增长除了业绩以外,品牌宣传、渠道推广、产品竞争力等方面也同样重要,部分中小公司在这方面稍显弱势,获得关注的难度较高;还有投资者在经历亏损之后,行为方式有所改变,如业绩好或回本就赎回,“其实很多投资者亏损了反而不走”。新出路在哪事实上,在近年极致行情的影响下,公募行业业绩和口碑跌至谷底,新品发行遇冷、存量规模下滑的情况已不再新鲜。不过,具有代表性的宽基指数ETF和收益相对稳健的固收类产品逐渐“升温”。例如,在发行市场,债券型基金今年以来发行份额占总量的比例已经升至67.56%,而2020年这一数字仅为33.85%。此外,在今年发行规模超过50亿元的50只新基金中,有49只是固收类产品,其中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有32只。而这类产品也是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的发力重点。某中小基金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:“债券型产品的波动相对较小,预期收益会相对稳健,这类产品容易找到优质、长期的机构客户,能够先保证公司的规模。”此外,通过成立难度较低的发起式基金布局赛道,也是不少基金公司在当下的突围利器。据第一财经统计,截至目前,今年成立的基金全称中含有“发起式”的产品共有345只(仅计算初始基金,下同),占年内新基金成立数量的30%以上,较去年同期的282只增长了22.34%。所谓发起式基金,就是在基金募集时,发起资金提供方将认购基金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,且持有期限将不少于3年。不过,3年后的对应日,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,基金合同自动终止。不过,产品成立只是开始,这种“宽进严出”的风险后置模式需要投资者警惕。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近一年来,至少有38只发起式基金退出市场,其中有30只产品正是因为“基金资产净值低于合同限制”而被清盘。以近日披露清算报告的中银养老目标日期2040为例。数据显示,该基金在2020年11月10日成立时的规模为2357.54万元,成立满3年之日的2023年11月9日时,该基金的基金资产净值仍低于2亿元,因此清盘离场。截至今年三季度末,该基金的资产净值约为2452万元。一位基金投研人士此前告诉记者,当投资者对于获取超额收益信心不足时,可能通过指数化投资来暂时分散风险,并选择交易成本更低的工具。“对普通投资者而言,主动型产品比较考验投资者对特定基金经理的信赖。”在他看来,如何重获投资者的信任,是主动权益产品眼前的问题。从数据上看,这一举动显然不是个例。深交所发布的《ETF投资交易白皮书(2023年6月)》显示,截至2023年6月底,个人投资者的ETF持有规模9330.51亿元,占比51.1%。从资金变化来看,宽基ETF成为资金抄底的重要工具。记者从布局相关产品的基金公司处了解到,中短债基金的规模在近期确实有不错的增长,这类产品主要承接了部分净值化转型趋势下的理财产品替代需求,被视为货币基金的增强产品,因此目标客群也是个人投资者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三季度末,中短债主题基金总规模为4665亿元,比去年年底的2807亿元新增近1860亿元,增幅超66%。如泰信添鑫中短债A、嘉实汇鑫中短债A、东证融汇禧悦90天滚动A等产品前三季度规模增长超过上百亿元。就业绩而言,截至11月22日,184只中短债主题基金年初至今的平均收益率为3.08%,其中年内累计回报最高的中短债产品为5.88%,至少跑赢市场上7000余只主动权益类产品(不同份额分开计算)同期表现。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最新资讯